当前位置: 今日甘肃网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弘阳:与新中国“争气桥”共生长

弘阳:与新中国“争气桥”共生长

70年前,这里是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、解放南京的前沿阵地。50年前,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。20多年前,这里曾经荒芜的江边滩涂变身为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。以桥为忆:滩涂变家园

70年前,这里是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、解放南京的前沿阵地。

50年前,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。

20多年前,这里曾经荒芜的江边滩涂变身为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。

以桥为忆:滩涂变家园,江北亮明珠

“除了村庄,就是滩涂。路面坑洼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”1997年,福建商人陈德善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桥头堡时,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。“我的事业是从这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,见证了过去20多年来南京浦口桥北地区的沧桑巨变。”

陈德善的公司主营陶瓷建材批发。创业当年,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;去年,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——20余载辛苦打拼,业务规模增长了20倍。他说,这里是他的福地,南京长江大桥是繁荣浦口经济的“吉祥鸟”。

如今,在桥北,像陈德善这样的福建商人有上万户。过去20多年,相信“爱拼才会赢”的他们,如同候鸟般陆续来到这里栖息,用聪明和勤劳创造财富的同时,也带动了整个桥北的发展。

南京浦口区原体改委在1996年曾发布一份具有前瞻性的文件:“浦口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,结构单一,基础薄弱,第三产业尤其是市场建设滞后,影响全区经济进一步发展。但浦口具备发展大市场、大流通的优越条件,兴办批发、仓储、水运的潜力很大。”

时年29岁的曾焕沙来到桥北时,抱定的信念很朴素,却与这份文件有某种共通之处:滚滚长江是天赐的黄金航道,长江大桥更是飞架南北的交通枢纽,未来的浦口,很有可能就是上海的浦东。

1996年5月,曾焕沙在桥北一次性投下320万元——这是此前在海南做建材生意积攒下的全部家当——建起桥北第一座超大型建材批发市场“红太阳商业大世界”。

市场起来了,如陈德善一样的中小微商户从全国各地陆续赶来……如今,江苏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户数有800多万户,光在弘阳集团的家居建材装饰与购物中心平台上,就活跃着上万家中小微商户。

中小微企业实力弱小,利润微薄,但是,如同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样作用巨大,在稳就业、惠民生等方面更是不可替代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,民营企业贡献了经济总量的“56789”——50%的税收、60%的GDP、70%的技术、80%的就业、90%的企业数量。

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极目北眺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116米的江北新区地标性建筑——弘阳之星摩天轮,周边高楼鳞次栉比,商业人气兴旺,到了晚上,这里更是一座灯光璀璨、人流如织的不夜城。

20多年来,浦口新旧两重天,滩涂变家园。如今的浦口,已是一颗“江北明珠”,是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的新增长极,更是南京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的所在地。

弘阳:与新中国“争气桥”共生长弘阳:与新中国“争气桥”共生长

南京浦口桥北的旧貌与新颜。企业供图

以桥为源:“争气桥”下,浦口换新颜

陈德善口中的“吉祥鸟”——南京长江大桥,有个更响亮的名字:争气桥。

“天堑”长江曾是京沪铁路的瓶颈。文献记载,1958年火车轮渡运力提高到每日100渡,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。同年9月,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,并选定桥址。

新中国成立前,美国桥梁专家曾断言,因水文复杂、地质条件差,在南京、浦口之间无法架桥。然而就是在这个“不可能”的地方,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建设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起了一座“争气”的大桥。1960年1月,大桥正式施工;1968年12月,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。

“争气桥”带来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。它贯穿了交通大动脉津浦、沪宁铁路及苏南、苏北公路,为连接华北、华东经济带和产能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,构建了新中国腾飞的工业体系。

浦口区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南京长江大桥带来的红利。1989年,浦口区在桥北设立收费站,筹集资金将狭窄的桥北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,极大地改善了桥北的交通物流状况。

陈德善回忆说,收费站的设立及车道的拓宽,正是桥北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之一。

“做建材批发生意,最看重的就是物流运输成本要可控”,他说,“桥北的地理优势是得天独厚的,不仅有长江大桥,还有便捷的水路运输,不但让物流成本大大降低,业务还能直接辐射方圆500公里,山东、安徽的客户,当时都来我们这里批发建材。”


推荐阅读:叶紫网

[责任编辑:无]